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網路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 智慧非人類獨有

網路空間中,人類其實並不孤獨,因為當我們在網上沖浪時候,無數的非人類實體也在使用Web獲取文本或者進行搜索查詢,按部就班地完成各自的任務。目前,人們把這些網路機器人叫做“bots”,它們是在Web上獨自運行的軟體程式,它們不斷地篩選數據,做出自己的決定,現在已在許多方面成為Web上很有用的工具。

今天,我們可以在電腦上使用搜索機器人完成網路搜索,利用購物機器人為您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且已經可以和機器人聊天,因為有些機器人能夠理解人類的語言,回答您的問題。這些虛擬助手協助人們完成日常的線上任務,節省我們寶貴的時間,節約網路費用,最重要的是它們充分地利用了網路資源,給人類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網路機器人的發展到成熟應用,是大概10年前從網路技術相對先進的西方發達開始的。5年前一個叫袁輝的年輕人將其技術引入國內,並創造了如今有2800多萬用戶的著名品牌——小i機器人,小i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網路機器人領域的空白,成就了一段傳奇。但是,目前國內網路機器人在應用上還遠遠沒有形成規模,因此,借鑒國外網路機器人的成熟應用,對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將大有益處。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目前,按國際上通用的原則,可以將網路機器人大概分為搜索機器人、聊天機器人、客服機器人、購物機器人、遊戲機器人五大類——其中,以網路爬蟲(Spider)所依託的搜索機器人因為鼎鼎大名的GOOGLE,可以說是目前受眾最多的一類,而聊天機器人和客服機器人依託于IM平臺的迅速發展,目前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都在迅速壯大,不僅成為網友日常生活中的“良師益友”,更因為其智慧性和交互性成為企業客戶服務,乃至行銷中的得力助手。

每一種網路機器人都代表著對於網路時代的一種全新理解,其中都蘊含了很多的成功機遇,本文就主要分析聊天機器人、客服機器人這一大類機器人,通過他們在國外和國內的成功應用,來展示一個多彩的網路智慧應用世界。

曾經的聊天機器人已花開三朵

科幻電影中,人們往往賦予機械機器人許多人的品質,而在Internet中,網路機器人和人也沒有多大的區別。目前Web上已經有許多聊天機器人,它們可以與人進行交互。其中,大多數機器人都有自己的個性。DonLivebot是以MacWeek專欄作家DonCrabb的作品為原型,通常都以AppleComputer公司的產品為話題。更多的聊天機器人以IRC、MUD或虛擬現實的方式存在,有時它們偽裝成其他的用戶,但是有時也完成一些管理任務,比如向新手介紹聊天室的禮儀。

早期的聊天機器人,比如Eliza,在對話中增加很少的新內容,對大多數用戶的回應基本上都是如出一轍,要麼做出一個簡單的回答,要麼就是提出一個問題鼓勵用戶去思考。“我喜歡在網上沖浪。”一般會得到像“很好,那麼您為什麼喜歡在網上沖浪?”這樣的應答。最初這些聊天機器人顯得非常幼稚。

今天,聊天機器人已經變得很成熟,它們從數據庫中取出內容作為響應。這樣他們可以向用戶提供很多有用的資訊,而不只是小孩式的聊天。比如,TIPS聊天機器人為用戶提供面試的建議,或者提供其他主題的知識。

除了單純的聊天之外,從2002年開始,國際上一些感覺敏銳的公司意識到,利用這種聊天機器人提供無人客戶服務。機器人非常適合回答那些常問的簡單問題。它能夠立即給用戶做出回答,免去公司每月昂貴的諮詢熱線電話費。因此,基於聊天機器人的客戶服務機器人也就誕生了,目前,全世界已經有數十家機器人公司提供名目繁多的客戶服務機器人,而採用機器人來改善自身客服的企業更是超過千家。

同時,行銷專家也描上了聊天機器人。因為有先行一步的廣告客戶希望聊天機器人能夠成為銷售人員。第一個這樣的機器人DustytheDustbuster是由Blaxxun和ADSmart以及PlanetDirect共同設計完成的。Dusty僅僅知道手持真空吸塵器,它與潛在的客戶在Blaxxun的虛擬現實中進行交談。根據Blaxxun的調查了解,很多人非常喜歡Dusty,認為它很有創造性。

傳統型聊天機器人國外並未大規模應用

或許因為西方人更在乎面對面的溝通,因此像手機短信,網路聊天之類東方人很普遍的溝通形式並沒有受到特別的歡迎。西方出現了聊天機器人後,更多的普通網友也是將它視為“聰明的一休”,主要是“答疑解惑”,而不是“溝通與交流”——這一點,和國內小i的迅速成長顯然是完全不同的:小i的成功在最開始,主要是依託她智慧,可愛的“超級聊天魅力”。比如美國線上(AOL)曾在兩三年前嘗試在其IM工具AIM上添加聊天機器人,使用戶可通過命令功能表查詢資訊,但並未大規模應用。而微軟在去年底曾為MSN增加了兩個聊天機器人:“encarta@botmetro.net”和“bbcbackstage@hotmail.com”,前者為微軟大百科全書,後者則是BBC電視臺的節目播出表。我們可以看出,這裡的聊天機器人更多的功能是“提問與回答”。

比較有名的是英國科學家羅洛·卡潘特設計發明的線上聊天機器人“喬治”,如今已經很有名氣的他甚至能說四十多種語言,並且還能同時和數百人一起聊天。“喬治”能夠在聊天時開玩笑、回答問題、表露感情,並和網民們進行關於愛情、生活和宇宙等各種話題的討論,以至於許多和它聊天的網民都會誤將它當成一個“真人”,據悉喬治已經和全球200萬人聊過天。

客服型聊天機器人,西方服務型企業的新稻草

相比純粹的聊天,目前聊天機器人在西方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商務企業發現其蘊涵的巨大市場價值。在西方,已經進入服務為核心的成熟商業社會,但由於人力成本的高昂,很多公司在需要公司內部管理和人力密集的客戶服務領域一直深感頭疼,不得不寄希望於通過技術手段去實現更好的服務。而聊天機器人能輕鬆實現一對多(幾乎是無限)的24小時全天候服務,並因為迅速發展的智慧化,能比較輕鬆的回答一般用戶所提出的問題,因此,開始受到了企業界的熱捧。

http://big5.ce.cn/cysc/tech/07hlw/guonei/200805/27/t20080527_15641229.shtml

Robot Walker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the Smallest humanoid robot in the world

荷蘭新款機器人可像人一樣直立行走

據國外媒體報道,荷蘭的科學家日前稱,他們最近成功地研制出一款新型機器人。與眾不同的是,這款機器人可以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無論是行走的姿態還每一步伐的距離,都幾乎與人類完全一樣。
  教會機器人起立行走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行走機器人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其應用領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源自工業機器人界,在這里所有活動都按固定的程序進行,其主要局限性在于成本太高、能耗過大且靈活度不夠高。在依據人類行走設計行走機器人領域,荷蘭代夫爾特理工大學一直是處于先鋒地位,其應用策略為更靈活和節能的人類行走。代夫爾特理工大學的博士生達安-霍伯倫首次論証了,“向前倒”是一種調節平衡的行為,機器人可以同時實現高能效和高穩定性。他的突破性成就在于,首次發明了一個有效測量人類行走穩定性的恰當方法,因為傳統的觀點認為“向前倒”是一種不穩定的運動。接下來,他構建了一個新機器人“弗萊姆”,並用它來展示改進的性能。
  “弗萊姆”由7個電動機和1個平衡機件組成,在許多算法的操控下保持了高水平的穩定平衡。例如,“弗萊姆”可以應用平衡機件提供的信息,將兩腳距離分開略遠以防止可能的摔倒。霍伯倫表示,“弗萊姆”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行走機器人,至少是應用人類行走作為起動原理的機器人範疇中的佼佼者。研究人員們運用行走過程建模制造了行走更自然的兩條腿的機器人。對行走過程的深入了解將有助于人們通過改良的診斷、訓練和康複器械等來解決許多行走困難。荷蘭代爾夫特大學正與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運動科學家們一同,致力于這個領域的研究。霍伯倫拿踝關節舉了個例子:踝關節是一種彈簧類型,代表了最高的彈性水平,因此霍伯倫對“弗萊姆”的踝關節所做的研究為運動科學家們提供了對行走過程的進一步了解。
  在此前進行的實驗中,這款機器人總是會在行走過程時不斷跌倒,它在直立行走時會稍稍前傾,步伐會更短一些。這種機器人的關鍵部分在于其“大腦”,它的紅外眼和控制電路相連,控制電路會在需要的時候引導它改變步法。此前的研究顯示,人體內的動力控制系統包含了多個層級,肌肉和脊髓之間的交互作用主要取決于其本身,直至需要大腦來進行更高級別的控制。這一關系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癱瘓患者在踩腳踏車時腿可以動,卻無法站立起來行走。這也是他們研究的核心之處。他還指出,通過研究機器人來進一步了解人體各個不同部分如何在行走時互相協作,對于改進人體衛生保健有著實質性的作用。它不僅能讓人們設計出更好的假肢修補方法,還能幫助臨床醫學專家和病人齊心協力治療病人的脊髓和其它重病,使之重新恢複運動能力。
  荷蘭科學家表示,他們研究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推進機器人技術,還旨在進一步了解步行力學,然後將其應用于人類的修複術和彌補術,甚至于改進運動性能。目前的實驗室已經組建過許多不同設計的行走機器人,其中包括一個擁有靈活膝蓋的機器人模型,它可以准確模仿人的行走,其每單位重量和距離消耗的能量媲美人類步行者。

http://financenews.sina.com/sinacn/304-000-106-109/2008-05-25/1600784769.html

裝配松下電池的機器人成功攀登美國大峽谷峭壁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25日宣布,用松下新型鹼性電池“EVOLTA”供電的小型機器人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成功登上美國大峽谷500多米高的峭壁。
這個小型機器人全長約17厘米,重約130克,裝載2節松下“EVOLTA”5號電池,使用內置的小型電機提供動力,沿著從
崖頂垂下的繩索攀登大峽谷峭壁。機器人花了6小時45分鐘爬完長約530米的繩索,成功登頂。
松下1個月前開始發售新型鹼性電池“EVOLTA”係列,共有1號、2號、5號和7號4種型號。其中5號電池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5號鹼性幹電池。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26/content_8258202.htm

機器人大賽 明道抱回一堆獎


明道中學學生參加全國智慧型機器人大賽,獲得3項冠軍、3項亞軍和2項季軍,其中蔡松樺、黃子洋與何俊翰分別奪得自走車競速、自走車負重致遠及手臂車搬罐頭等項目冠軍。
手臂車項目另有張伯豪、林子淵、黃子洋獲第二名,張育豪、宋佩芸獲第三名,邱顯璋、陳鴻仁獲第五名,洪維鴻、吳泊浚、詹仕鵬等獲佳作。
全國智慧型機器人競技大賽日前在東南科技大學舉行,明道中學參加高中(職)組自走車競速組、負重致遠組、相撲組與手臂車搬罐頭等4項競賽,就囊括了3項冠軍,是最大贏家。
獲獎都是單晶片研習社的學生,自走車競速是社團基本項目,每位社員都要獨立完成1台,今年得到冠軍的蔡松樺是一年級新社員,競賽時因麥克風故障,無法以哨聲啟動,在第一輪時慘遭淘汰,落入敗部,第二輪以手動方式啟動,宛如神助,一路過關斬將擠下勝部冠軍,敗部復活勇奪冠軍。
社長黃子洋同時報名自走車負重致遠組、手臂車搬罐頭組,一舉奪下第一名及第二名佳績,他表示這兩項競賽,不論是撰寫程式或競賽規定都不同,會同時報名,是經過自我能力的評估,才敢大膽挑戰,能獲佳績,是最大的成就。
【2008/05/27 聯合報】

http://udn.com:80/NEWS/DOMESTIC/DOM1/4357683.shtml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機器人會發傳單、會互動

相信每個人都有從工讀生手上拿到廣告傳單的經驗,但機器人發的傳單,你拿過嗎?台北科技大學的機器人社研發的機器人「卓越一號」,就是一個會發傳單的小傢伙,靠著底部的輪子可以迅速在人群中發傳單。社團同學笑著說,自己去發傳單時,都沒人理,但是路人一看到機器人,不只踴躍索取、還忍不住和機器人握握手!
(陳映竹報導)
教育部舉辦「九十六年度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技職院校聯合成果發表暨學生座談會」,一共有三十所技職院校聯合發表精采成果。二十二號教育部舉行會前會,其中台北科技大學機器人社的「卓越一號」、炫黑新潮的外表吸引眾人目光。卓越一號是個機器人,是北科大機器人社在今年初、耗時一個月研發。今年初的大學博覽會中,卓越一號就擔任向考生發傳單、宣傳的重責大任!北科大機械工程系大學部二年級的陳冠亨說,「人」發傳單,民眾不一定想拿,但是看到機器人,效果卻完全不一樣。
有機器人成果的學校還有聖約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所,所內研發的互動式機器人,打會顫抖、罵會還口,未來學生希望朝陪伴老人和支援兒童遊戲發展。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0522/372964.html

「挖ㄟ媽祖」創意爆紅 企業網路行銷新典範

媽祖繞境一年只有一次,然而拜科技之賜,媽祖得以全年無休在MSN上保祐你!「挖ㄟ媽祖」團隊創造MSN機器人,信眾可以把媽祖加成MSN聯絡人求籤。設站短短60天已有11萬會員、500萬人次互動,超過55個國家的人參與。讓「挖ㄟ媽祖」團隊一砲而紅,見證網路傳播的力量。
「真的想不到會有這樣的成績」站長「迷路羅盤」笑著說,當初團隊只是想幫企業設計可以和客戶互動的MSN機器人、為企業打造行銷工具。他們已擁有技術、行銷手法和熱誠,但是沒有「成果」可以證明,「企業會半信半疑,除非我們已經有知名度」。
團隊的「MSN機器人」開發出來時,正值農曆新年期間,由於世界各地的朋友拜託他們在台灣廟宇求籤。團隊靈機一動,決定以「媽祖」為題設計機器人,讓信眾可以用MSN跟媽祖求籤,也可以打開知名度。
團隊發明數十款媽祖MSN大頭貼供網友使用,圖為媽祖「勒令防中毒」(挖ㄟ媽祖團隊提供)「挖ㄟ媽祖」團隊花兩天的時間跑遍中南部廟宇要籤詩,全體動員把籤詩key in進機器人裡,一個人丟給30個聯絡人,請周遭友人試用、傳播下去。
「小女子第一次求籤,希望請媽祖保佑」「請輸入?或help」由於MSN機器人必須經由一定的指示輸入才能有反應,很多網友一開始不得要領,跟媽祖誠心長篇大論後,卻得不到回應,頻頻抱怨「媽祖不理我」;或是模擬擲茭的過程太真實,導致網友喪失信心,「連三個聖筊好難。」
羅盤說,團隊一開始很挫折,但想連身邊朋友使用都有問題,要傳播就會有困難。於是不斷改善技術,在部落格做教學動畫,新增占卜、查地圖、心理測驗、許願等功能,各地fans也主動提供香火鼎盛的廟宇供網友求籤。
創意、多元加上良好互動,「挖ㄟ媽祖」吸引會員加入相當快速,最後終於打開知名度,廣受網友喜愛。
「當你高度專注一件事,行躺坐臥都會想到;這件事困擾你夠久,堅持到底不放棄就會找到出口。」這是迷路羅盤對團隊爆紅的見解,他常睡到一半還起來做筆記,怕創意和靈感稍閃即逝。
團隊請網友幫忙在搜尋打「挖ㄟ媽祖」,打趣著說要比過「挖耳朵」和「挖土機」(挖ㄟ媽祖團隊提供)另外團隊合作也相當重要。「迷路羅盤」說,團隊成員來自美術、電子、企管、外文等不同背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是有團隊各自在自己的領域上發揮到極限,就很驚人。」所以即使公司只派了4個人負責規劃媽祖企劃與程式、美編,但事實證明團隊合作的戰鬥力驚人。
「網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名五分鐘,我們剛好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挖ㄟ媽祖團隊現在已經開始和多家企業接洽,為企業打造專屬MSN機器人。
雖然爆紅後業務增加、相當忙碌,但團隊不改幽默本性,畫了漫畫希望網友幫忙在「YAHOO!奇摩搜尋」打「挖ㄟ媽祖」衝搜尋排行榜,「我們現在還輸給挖土機唷!」
「挖ㄟ媽祖」部落格:http://www.wamsn.net/blog/index.php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87&f_SUB_ID=328&f_ART_ID=126905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廣州小學生發明地震搜救機器人

由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3名小學生發明的地震搜救機器人。倪黎祥 攝
  突如其來的“5‧12”特大地震,使得與地震有關的科技成為今年廣州市科技活動周的一大“重頭戲”:地震知識宣傳畫展、地震專家現場答疑等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
  機器人用履帶代步
  在日前的科技創新作品展示上,由廣州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3名小學生發明的地震搜救機器人受到特別多孩子和家長的關注。搜救機器人的發明人之一、五年級的許岩松告訴記者,機器人的另外兩名發明者都是他在興趣班的好朋友,現在才分別讀三年級和二年級。
  “5‧12”特大地震發生後,從電視畫面和報紙上能夠看到,災區的地面都已變得坑坑窪窪、高低不平,在這種情況下,救援人員的行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許岩松表示,他和同學發明的搜救機器人就能克服這種不良的地面狀況,“我們的機器人是用履帶代步的,它能跨越高低不平的地面,越野性能好。”
  能通過紅外線看東西
  “為了讓它行動更靈活,我們還把它分成了兩截,前面一截主要負責搜救,後面一截主要負責爬坡。”
  解放軍叔叔徒手挖開瓦礫救人的畫面讓孩子們非常感動,能不能讓解放軍叔叔不這麼辛苦呢?許岩松告訴記者,如果用上他們發明的搜救機器人,解放軍叔叔就不用這麼辛苦了,“我們的搜救機器人完全是用電腦操作的,機器人頭上安裝的無線攝像頭能通過紅外線看到前方的東西,傳輸到電腦里,救援人員就不用到現場去救人,直接坐在電腦前就能救人了。”(
http://news.sina.com:80/oth/phoenixtv/301-106-106-106/2008-05-20/19412914412.html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中小學生:指揮機器人踢足球

傳球、射門、進球了!這是一場精彩的足球賽,卻沒聽到觀眾歡呼聲,參賽雙方的四名選手靜靜佇立在乒乓桌大小的球場上,等待裁判宣布比賽結果……昨天上午,記者在浙江傳媒學院實驗中學的教室裏目睹了一群機器人踢足球。

原來,這裏正在進行杭州市第九屆中小學機器人競賽,來自全市各直屬學校、各區、縣(市)的66支競賽隊伍,共計200余師生,帶著他們的機器人參與各個比賽項目的角逐,足球比賽是其中一項。

以前只知道舉重、拳擊等比賽有重量級的限制,沒想到機器人足球賽也有這樣的規矩——參賽機器人體重必須在2.5千克以內,而且身高不能超過22厘米,直徑不能超過30厘米。“這是為了防止球場‘暴力事件’的發生——避免太大太重的機器人撞壞別的機器人。”裁判解釋說。

比賽用的“足球”類似一個圓形的燈泡,機器人通過身上的光感應器感知球的位置。比賽哨響,參賽雙方的四個機器人就爭先恐後跑了起來,用一個形狀像鏟子的“腳”照準球就是狠狠一腳。碰撞事件接連發生,一會這名選手的輪子掉了,一會那名選手的螺絲沒了。一旁觀戰的記者不由感嘆,這要是發生在真人身上,就得殘廢了!

除了足球比賽,此次競賽的項目有機器人滅火比賽和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在滅火比賽現場,只聽一個小男孩對著他小汽車樣的機器人說了一聲“喂”,機器人就開始四處尋找點燃的蠟燭……吹蠟燭對機器人來說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參賽選手要麼就是找不到蠟燭,即使找到蠟燭也吹不滅,還有的碰到墻就走不動了,記者看到的六七個參賽機器人,只有一個滅火成功。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11/content_13223057.htm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結合兩兆雙星 台灣機器人產業商機無限

台灣發展兩兆雙星產業有成,學者分析,台灣擁有電腦、機械、數位內容等產業聚落,對未來發展機器人相當有幫助。除了經費不足之外,學者也憂心,現在台灣教育缺乏創意及創造力,呼籲相關單位能開發相關課程,讓台灣的機器人產業訓練,能從小開始紮根。 家中有機器人保全,透過傳輸系統,讓民眾遠在辦公室也可以監控家中情況,未來這樣的場景,都將一一出現在每個人的家庭裡。台灣機器人學會理事長羅仁權指出,在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之下,老人居家照顧產業越來越熱門,也成為機器人最可能應用的領域;南韓政府希望,2015年每個家庭都能擁有一台機器人,相較之下,台灣各界在機器人投資、開發上,確實還有努力空間。羅仁權:『機器人學是一個重要的產業,台灣在幾個平常都很競爭的國家裡面,我們在機器人產業上明顯落後,主要根源我認為在經費支援上,還是有待加強。』  近幾年,包括半導體、影像顯示、數位內容和生物科技等兩兆雙星產業,發展相當迅速,羅仁權指出,台灣只要運用豐富機的械、半導體、光電產業群聚,將具備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條件和人才。羅仁權:『因為政府補助的經費不夠,師資也不夠,實驗室規模也還不夠,現在業界幾個大廠都看好,但不敢下來(投資),因為看的是量。我去韓國看,人家現在已經有生產線。』  雖然台灣擁有機械、半導體等產業,有利於開發機器人,但羅仁權也說,創意、創新、創造力算是「機器人學」的根本教育,但這部分台灣教育卻相對缺乏,希望相關單位能從基礎做起,讓這門專業可以從小紮根。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ome.aspx?NewsID=109054&t=1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高苑科大「發排球機器人」 全國賽披金

〔記者蘇福男/路竹報導〕參賽經費拮据,只要用心照樣可以拿下大獎!
高苑科技大學電機系林瑞漳、曹肇恆、許榮顯、何昭誼及李信佑等五名學生參加國科會第八屆全國院校工程趣味競賽,雖然參賽經費拮据,他們利用實驗室剩餘的角鐵和各種零件組成發排球機器人,並自行設計發射排球系統與載具,將課堂上學得的機電整合理論及馬達速度控制技巧,實際應用在發排球機器人上,結果打敗六十支參賽隊伍,摘下金牌,全校師生欣喜若狂。
另陳冠廷、陳又聖與郭家源合力製作的另一部機器人,也獲得創意獎佳作。
指導教授張榮芳、吳上立表示,這項趣味競賽又名為「機器人大賽」,高苑科大電機系從第三屆開始參賽,至今已摘下五面獎牌,包括三次金牌,堪稱是競賽的常勝軍。
今年競賽主題為「機器人發射排球」,參賽隊伍必須製作一具能夠自動發射排球的機具,將競賽的標幟排球超越球網,精準的射進不同分數的籃網內,吸引全國十二所大專院校六十一隊參賽。
林瑞漳等人克服經費拮据,運用周遭可利用的材料學以致用,經過連月來課餘時間趕工至深夜,打造出能精準控制排球落點的機器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7/today-education8.htm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機器人展 台灣科技大展身手


「台灣國際機器人展」暨「台北國際數控工具暨製造技術展」一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展出。這款MKS
Super
MiniRobot只有八公分高,為金氏世界紀錄最小的兩足機器人,憑藉其18─20組可動關節,能做出如足球選手般的踢球動作。


http://news.yam.com/cna/computer/200805/20080501097254.html

Dancing Robot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微電腦應用設計 聖約翰大學雙喜

聖約翰科技大學電機系研發「嵌入式遠距遙控LEGO機器人」,大幅降低主機成本;系主任徐椿樑指導的「藍芽建構之智慧型生活空間」引進英國模組,二百多坪空間內電氣用品都可透過藍芽技術輕鬆操控。
「嵌」、「藍」兩項作品分別參加九十六年度微電腦應用系統設計製作競賽,在全國一百六十個公私立大專院校研發勁旅中,分獲機器人與自動機具類第二名、控制類第三名,成績耀眼。
「嵌」的指導老師王進德說,樂高玩具(LEGO)去年發表新款智慧型機器人,但主機售價頗高,聖大團隊設計的相容主機,提供聲控玩法、無線遙控類似Wii玩法、Internet遠距遙控玩法。
徐椿樑說,藍芽耳機有效距離約一公尺,「藍」的有效範圍達半徑卅五公尺,以二點四G高頻,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也不會對使用中的電氣用品產生干擾,大四學生吳維彬更研發出受控端模組,就算沒有藍芽裝置的電器,只需接上模組即可成為藍芽電器。
吳維彬說,得獎作品達到全方位智慧型家電控制,不僅人在家中可用遙控器、以PDA直接控制啟動或斷線;在工作場所則可透過網路,操控家中有藍芽裝置的電氣用品;在郊外或國外也可透過電話操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nov/23/today-north17.htm